选择语言:
  • 1
  • 2
  • 3
  • 4
行地无疆——霍辉民旅美水墨写生作品展成功开展
2016-11-23
来源:未知
点击数: 5834          作者:未知
  •      2016年11月22日,由甘肃省美术家协会 兰州画院 甘肃省民革画院主办,兰州市美术馆承办的“行地无疆——霍辉民旅美水墨写生作品展”在兰州市美术馆成功开展!

   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 前        言

            辉民的女儿在美国,这两年他每年都要去美国住一段时间,陪陪女儿,并就近画画美国的风景,街道、码头、游艇、树林都是很平常的景致,从画里可以看出他的专注,也可以看出他心情的舒畅。

      辉民早年画油画,这两年转画水墨,黑白、色调这些方面油画家有更多的经验,在他的水墨画里都有呈现。没有经验是多余的,即是经验应不为国家和民族所囿,应都有普适性。艺术没有边际,这不仅是指接受层面的现实,同样适宜于创作过程,这已是近百年里人类社会的共识。

      用水墨画外国风景,可染先生是始作俑者,他画的德国对于后来者是一种凭籍。在传统的意义上,水墨是一种文化,文化确是有边际的,风景在文化的意义上也是有边际的,用一种文化面对另一种文化,需要有取有舍,可染先生所画的德国是一种方式,还应有另外的方式。我自己就曾尝试画过意大利、西班牙、法国、爱尔兰、南非、马来西亚、泰国、印度尼西亚、不丹、尼泊尔,也曾画过德国,对不同的国家做过不同的尝试,虽然很难,但乐在其中。如果把水墨理解为一个工具系统,这似乎不应成为问题,但即使是工具系统亦是文化延续的结果,文化的存在始终是现实的,以一种不属于那个国家或者民族的工具系统去描绘那个国家和民族,文化的间离性是客观的,但这些都不是问题,即使画出异样的结果也是可以容纳的存在。近来已有愈来愈多的中国画家去国外写生,其中很多人都画得很精采,那些别样的结果不仅呈现了认知层面的丰富性,而且改变着创作者,依我看都是值得肯定的。地球愈益小了,任何遮蔽不仅不道德,也是不可能的。

      辉民在美国每年都画很多,有上百幅,我惊异他的进步,不仅我,许多他的朋友,也感到惊异,他因此画出信心。这个画集收集了他这两年画的部分作品,编一本画集是一次总结,意味着新的开始。

   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杜大恺            

   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2016年09月21日




    作者感言

      果断走出传统艺术的藩篱,才发现水墨画有着无限的发展空间,无论现代都市还是西北荒原,也无论乡村古镇还是异域风情,都可以借助水墨语言去表现我置身其间的内心感悟。在清华美院书画高研班学习,我最深刻的体会就是——生活中所有的现实存在都可以入画。两次在国外水墨写生的经历,让我愈加坚定地意识到,以自己的眼睛关注周围的世界,真诚地表达自己的感受,就能发现水墨绘画的生机与活力。

    艺术简介


    霍辉民,出生于1958年,甘肃省兰州市人。1982年至1983年在西北师范大学美术系进修,2013年至2015年连续两届在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杜大恺教授书画高级研修班结业。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、甘肃省美术家协会理事、甘肃画院院聘画家、兰州画院院聘画家、民革甘肃画院副院长。

热门评论
  • 暂无信息

验证码: 验证码,看不清楚?请点击刷新验证码

/upfile/editor/file/20210315100728372837.txt版权所有 Copyright(C)2009-2018 甘肃省青年美术家协会